在管理員面板安裝菜單

資產配置:認識市場風險,透過ETF獲利 Part2

(圖:S&P500月線;來源:MT4)

 

不少讀者朋友們常會問我如何判斷股市過熱?其實很簡單,當你隨興坐在快餐店裡,聽到四周的人們都在討論股票、ETF甚至是匯率時,那麼市場就有過熱的疑慮了。

 

最近經常會聽到一群學生、上班族們都在聊2020年第二季的投資利潤,但大家是否有思考過,如果大盤突然修正超過20%以上時,你是否還敢繼續定期定額做買進ETF?以2020年第一季新冠疫情所造成的修正,即便你是2016年以前就開始存標普500ETF,否則遇到三月全球股市崩盤時,過去四年的心血將在短短兩個月內便付之一炬。但是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是在2018年時才開始接觸ETF,因此,在2020年第一季等待投資人的是資產縮水9%的殘酷現實。

 

 

[supsystic-gallery id=’26’]

投資如何賺得 輕鬆,安全,穩定又自在
不用三不五時 盯盤、擔心買高賣低
馬上報名【 波動交易 線上講座 】~

讓謝老師告訴你如何 擺脫困境
立即瞭解 講座內容 > http://bit.ly/2T1JH7f

 

 

或許看著上圖你會反駁說「只要熬過修正時期,後面就快速反彈創新高了。」讓我簡單描述當時的情況,1月底全球股市修正初期時,修正幅度也不過7至10%,而且跌勢經過3天就結束了,所以大部分的投資人還能維持理性,甚至會鼓吹你逢低加碼攤平成本。2月時股市整個月都在震盪整理下來看起來已穩定,存股族的投資人肯定樂翻了,你也覺得沒有慌忙停損的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。到了3月,情況瞬間惡化,連美股都出現史無前例的連續熔斷。你開始覺得情況不對勁了,打開帳戶一看,發現自己的投資淨值竟然縮水了9%!試問,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人可以篤定之後一定會反彈並創新高?尤其當整個市場都陷入恐慌的狀態時,還能冷靜思考的局內人其實相當少。

如果上面的案例你覺得沒什麼,認為「9%的虧損算什麼!」那麼2008年金融海嘯如何?當時股市在半年之內修正了58%,讓許多人的資產回到十年前的水準。也就是說十年前你投資100萬並一路抱到150萬,結果在半年之內又賠到只剩100萬。事實上,一般長線投資人面臨的困境,在於單一資產所產生的超額虧損。要想擺脫這種困境其實也不難,就是透過市場的風險因子評估後進行「資產配置」,便可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最大跌幅。

 

 

9月份謝晨彥博士勝率操盤免費分享會:
ETF新手變行家:https://reurl.cc/Njzqyp
美股當沖從零開始:https://reurl.cc/4mym9j

 

 

(本文章僅供訊息交流分享,不保證資料內容的正確性,同時不對資料運用產生的風險負擔責任,讀者須有自行判斷以及判讀資料的能力。)